党组织遭到破坏和新据点工作

内容详情:

1940年年初,中心县委召开会议,传达了省委关于“精于隐蔽,长期埋伏,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"的指示。至此,长安党组织的活动处于极端困难时期,活动更加隐蔽。

春季,根据党的隐蔽活动的指示,先后办起了不少受党组织领导或辅导的学校。

同年春灞桥桥梓口支部5名党员,高举抗日救国旗帜,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,动员民众抗日,秘密建立起拥有30多支长枪的自卫军。

3月,由于叛徒李秉亮出卖,灞桥区委书记胡怀让被捕,危急关头,长安县委书记李浩,亲赴党的各个据点,传达省委“坚持长期斗争”指示精神,使长安地下党组织免遭大的损失。

4月3日,李浩离开长安去了陕北。从此,长安地下党组织与上级领导机关失去联系,处于分散孤立状态长达5年之久。

11月12日。由党员李志中、刘崇英发起,在秦岭小学成立“秦岭青年读书会”,制定有“简章”、“总纲”,通过吸收进步青年,介绍进步书刊,讨论时事等活动,开展统战工作。

冬季,雾庄小学成为地下党组织活动的据点。

同年冬,省委指示严丕显在长安南乡太乙宫建立地下联络站。严丕显、吴立岭(当时在柞水县政府工作)、贾志璞在太乙宫创办建国木材厂,贾志璞任董事长,严丕显任经理,以该厂为掩护,建立起联络站。


历史影响:

“秦岭青年读书会”等学校与国民党政府所办的学校有所不同。它的主要特点:

第一、不多收学费,减轻学生家庭负担,学生们参加一定的劳动。

第二、教好功课,特别注意给学生灌输进步思想。

第三、办好各村夜校,以提高青壮年的文化素质及思想觉悟。

第四、和周围群众搞好关系。

在党的领导下所办的学校,给当地群众留下了良好影响,使周围一些村的群众,也争取要办这样的学校。

通过办校,扩大了活动阵地,使党组织初步地扎下根来。